当前位置为:首页>>易学与文化

科学发展观是易学研究创新生命线

浏览:2023次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并把文化建设放在了“五位”的第三位,可以看出它的重要地位与紧迫性;而作为中华“文化之宗”的易学,其创新型研究与实践理所当然地就成为文化强国的主力军和万众瞩目的焦点。
  
  易经是国宝,是中华文化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但是,至孔子作“十翼”后,两千年以来由于局限于种种条件,易学研究创新一直都处于原地踏步的处境;易学理论与技能创新的巨大缺失,使得无处不在的易学原理反而成为人们望而生畏的精神鸡肋,“易”本身“与时俱进”的实质重新被蒙上迷信、晦涩的被套,被无情地冷落或打击。直接原因还在于现代人对易学原理正确的解读,且严重缺少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去挖掘创新易学的理论与实用技能。如今,已经是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但是易学的自然化本质仍然适用于指导社会与生活,这就要看我们如何去正确地研易了。
  
  笔者认为,研易的唯一正确途径就是用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去剖析、创新易学的巨大潜在价值。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易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用研究自然的方法来研究、指导人类社会;易学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这一真理。周文王和孔子不可能想到几千年后的社会发展情况,但是他们提出了“顺自然以变”的超科学理念,这就足够了。今天的我们难道还要责难老祖宗们不识时务吗?故创新性研易就是当今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值此中华民族复兴昌盛之际,所有易学爱好者必须勇敢地接受这份担当,用易学的星星之火重燃文化强国的巨焰。
  
  其次,易学研究必须“与时俱进”。如今的时代瞬息万变,如果你还是四平八稳地摇着羽毛扇切着那些不合时宜的六爻八卦,不要说外国人,就是自家的年轻人也看不惯,就难免被耻笑和抛弃。因此易学工作者首先要做到自身的与时俱进,多接触现代知识,做到在学习中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即时刻保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思路。
  
  第三,用科学发展的理念研究易学,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知识。易学的载体一直是卦爻和五行,这些因素在古代是有着相当先进性的,但是在现代则又是相当地落后,这就是社会的必然,但是并不影响易学的精神实质。比如,孔子就结合当时实际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论理。我们的时代精神是什么?是文明、和谐、公正、自强,那么我们研易就要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譬如,易学中一个主要的功能就是预测,而现代人危机处处、压力重重,能为他们在工作、生活上经常加以指导,不是一件即利于易学研究又利于社会和谐的大好事吗?关键还在于你不能讲迷信,要有科学性与准确率。
  
  第四,现代易学家还必须是多面手,现代姓名学、现代风水学、现代预测学,以及现代养生学等都要懂得,不然就无法深度开展服务。笔者日前在北京一所大学里讲学时,借助现代姓名学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受到热烈的欢迎。
  
  事实证明,只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易学研究,以文化强国为己任,以文明和谐为目标,不断充实自身的现代文化知识,就能够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地取得易学研究与实践的真实成果。
  
  在实践中,笔者还运用其他研易创新成果积极服务于各阶层朋友,而从未听到有迷信、骗人的批评。再次,笔者也再次强调——“信息是看到的,不是算到的”!“看”把握的是“变”,而“算”依据的是“不变”,两者的价值与质量一目了然。易学的本质是“变”,用传统学术不是没有准确性,而是不能适应现代事物的变化因而准确率太低;只要对信息的本质加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辨析技能,做好现代易学的实践运用就不是一件难事。
  
  本人非常愿意与广大易友及各界群众交流学习,以便共同加快推动易学现代化进程,为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和谐”是中华文化之魂

下一篇:道德教育莫放松 忠告百句度人生

孙建军:法名孙罗军,龙虎山正一教道士,号云阳道人。龙虎山万法宗坛授太上三五都功经箓;净明宗闾山大法院授职上清三洞九天金阙仙卿兼雷霆都司府院事;第三届净明宗闾山大法院奉职八大师。